将军在古代各个朝代称呼?
提到古代的将军,首先就会联想到戴盔披甲、跃马疆场、指挥军旅、血战沙场的军队指挥者的形象。
的确,古代的武职官员中常见有将军之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古代的将军并不完全都是武将,而且也不是每个朝代都把将军设为固定的职务。
将军的称谓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如吴国的孙武、越国的范蠡都是春秋时期的名将。
战国时期,不少国家的将与相是并列的高官,比如廉颇是赵国的将,乐毅是燕国的将。
不过秦统一六国后,最高的武职不叫将军,而称太尉。
汉代也是太尉,但由于将军之称十分广泛,故而秦汉以后一直沿用。
汉代有各种各样的将军,而总领军事的称为大将军,如韩信、卫青、霍光等都任过大将军。
大将军之下,又有领兵将军,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
统领水军的将军则称为楼船将军。
在每次临时作战时,还有一些临时封赐的将军,如出征匈奴为征西将军,出征交趾为伏波将军等。
汉代时,领兵将军权力很重,往往干预政务,而大将军更是大权在握,独揽朝政。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官制度比较混乱,称将军的越来越多,至北魏时更多,仅是“柱国大将军”就有八名,其下还有十二名“大将军”这些将军其实都不领兵,而只是作为表示荣誉的加官。
隋唐时期,战事发生时,则由皇帝委派元帅、大将领兵出征。
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而统领全国府兵的则是中央的十六卫,又称“南衙十六卫”。
十六卫每卫都有大将军的设置,如秦琼、侯君集、程咬金等都任过十六卫大将军。
在唐初和唐代中叶,武将一般均不问政务,到中叶以后,府兵制废弛,又行募兵制,各地的节度使纷纷募兵称雄,逐步形成了晚唐的藩镇割据局面,军政合一,节度使也就成为地方上的土皇帝了。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鉴于唐末、五代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拥兵自重的教训,实行了兵将分离的办法。
军队也经常调动换防,指挥官原地不动,造成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五专兵”的局面。
自宋初统兵大将石守信被解除兵权后,军队的指挥权集中在皇帝手里。
宋代也有一些大将军、将军,不过他们都是安置宗室及闲散武臣的名义职称,真正统兵所谓的“是三衙”,即首领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而每逢作战时,皇帝才从大将中选派将帅,其职务为“都督诸路军马”“宣抚使”“经略使”,像杨业、岳飞、韩世忠这些名将,都未曾有过正式的将军称号。
明代的军事指挥权分为两个部分:统兵权在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而调兵权在兵部,二者互相牵制。
各省设都指挥司,掌握本省的军队。
不过,明代的总督、巡抚和都指挥司平时并不率军作战,真正在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指挥官是各地军队的总兵、副总兵、参将等。
每逢战事,大多是总兵佩将军印出征,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是总兵,俞大猷也是总兵。
这些战将在出征时有时被授予将军称号,但都是荣誉性的职衔,如明末名将左良玉,本身官衔是总兵,但被封为“平贼将军”。
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军队系统分为八旗和绿营。
八旗部分驻守京师,保卫皇帝的亲军营,由领侍卫内大臣负责,京城的治安由步军统领负责;驻防外地的八旗兵由各地的驻防将军和都统、副都统管辖。
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为提督,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各省的督抚直接领兵,这时的情况就有点类似于晚唐的地方割据。
清代正式的将军官职就是上面提到的八旗驻防将军,比如盛京将军、杭州将军等,他们都是从一品武将。
此外,还有宗室封爵中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
当然遇有战事,皇帝也会临时加以将军称号或大将军称号。
如清初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雍正年间岳钟琪征青海时为奋威将军等等。
还有一种也较为特殊,康熙年间曾给几位立有战功的绿营提督特授将军封号,如陕西提督王进宝授奋威将军、宁夏提督赵良栋授勇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授靖海将军等,这种情况在乾隆以后就很少出现了。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得知,汉代以后的武将常有将军之称,但除了清代驻防的八旗将军是固定的官职,有规定的品级和所管辖的区域之外,其他各种将军都是不固定的,而是临时性的名号。
.汉朝: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
以上为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
以上为禁卫军)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
以上为禁卫军)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二.明朝以武立国,但接受宋代教训,没有采用以文抑武的政策,相反大幅度提高武官级别,而且明太祖朱元璋还明确规定文臣不得封公侯,最高只能封伯爵。
设置最高军事机构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副手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朝廷各卫的指挥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军事长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要高于本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从二品)。
地方各卫的指挥使也是三品官,千户所的千户为正五品,百户所的百户为正六品,都远高于知县(正七品)。
不过和历代一样,这套武官系列到了明中期后就运转不灵,朝廷陆续在各地设置“总兵”作为某一部队的总指挥,以下也不再按照原来的序列任命军官,而是另行委派参将、游击、守备等中级军官作为基层部队的指挥官。
另行委派千总、把总之类名目的军官来组织指挥小部队。
而在这些武官之上具有战区指挥权的却往往是朝廷派出的文官担任的“提督”、“总督”、“经略”。
三.清朝入关后,八旗兵军官序列相当高,各旗都统为从一品,各地驻防八旗的将军也是从一品(原为正一品,乾隆时期改为从一品)。
具有指挥某城八旗全权的副都统,为正二品。
以下有总管(正三品)、副总管(正五品)、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尉(正四品)、参领和协领(从三品)。
绿营兵军官序列则沿袭明末惯例,以提督(从一品)为最高级别军官,以下为总兵(正二品),副将(正三品),以及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等级别军官,基层军官“千总”(从六品),“把总”(正七品),级别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