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亢是什么意思?
「拔刺」在这两句中表达的意义不同。
唐·姚合《寻僧不遇》: 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
这句诗中的「拔刺」(有可能是「拨刺」)指的是拔去(或拨开)带有芒刺的荆棘。
而在《阅微草堂笔记》中: 方手举以视众,鱼忽拔刺掉尾,击中左颊,仆水中。
这里的「拔刺」其实当作「拨剌」二字,是个象声词,用来形容鸟拍翅膀鱼拍尾的声音,也意指鸟飞或鱼游得极快,今天东北人口中的「扑棱蛾子」中的「扑棱/扑楞」也是从这个音来的。
「拨剌」在古诗文中还有好几个常见的写法: 拨刺/拨剌/拨喇唐·杜甫《漫成一绝》: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唐·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拨剌红。
宋·李纲《江行即事八首》其七: 钓艇得鱼犹拨刺,纶巾漉酒任酣醺。
宋·马纯《陶朱新录》: 一边鳞肉与骨皆无,独其首全,与二鱼并游水中,但其游差缓,不復有扬鬣拨剌之势。
拔剌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鸧。
泼剌唐·卢纶 《书情上大尹十兄》: 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宋·文天祥《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或如鱼泼剌,垫溺无所藏。
清·赵翼《五月望后正在插秧大雨连日夜不止喜赋》: 聋犹闻泼剌,眊益视糊涂。
鲅剌/鱍剌/鱍鱍唐·杜甫《观打鱼歌》: 绵州江水之(一作水)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
宋·陆游《闲居对食书愧》之二: 鱍剌河鲂初出水,迷离穴兔正迎霜。
宋·陆游《偶得双鲫二首》其二: 一双鱍剌明吾眼,催唤厨人斫鲙来。
发剌 唐·顾况《乌夜啼》诗之一: 毕逋发剌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跋剌唐·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双鳃呀呷鳍鬣张,跋剌银盘欲飞去。
扑剌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一折: 忙煞垂杨啼杜鹃,扑剌剌两翅搧。
指的是是推开繁忙事务,抽出时间的意思。
“拨”,初见于秦朝小篆中,形声字。
从手(扌),篆书形体像手,表示着手治理;从發(fā),發有引弓射箭使射中靶心义,治理亦有达到目的之义。
撥简化为拨。
本义是治理。
现代常用义是拨开。
“拨”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拨冗,客气话。
请对方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
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
属敬辞。
出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