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看时间的?
1、日晷。
古人最早通过观测太阳来测时的,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发明了测时仪器“日晷”,利用太阳照出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来测算时间。
古人把时间称为光阴,所谓一寸光阴原意就是日晷上一寸影子的意思。
日晷把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小时。
日晷最小的刻度合今天15分钟,所以古人管15分钟叫一刻或一刻钟。
在古代,一天是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八刻钟。
2、日晷在阴天和晚上就没用了,所以古人又发明了不受天气影响的计时器——漏刻。
漏刻是往铜壶里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它慢慢漏出,通过漏出水的量来确定时间,又叫“铜壶滴漏”。
早期的漏刻有一个严重缺陷,由于水位高低不同导致的压力差,会出现“水位高时漏得快,水位低时漏得慢”的现象,这样计算的时间就会有较大误差。
到了东汉,科学家张衡改进了漏刻,将其设计成二级漏壶,即增加一个漏壶,让水的高度变小,流得更匀速,减小了时间计算的误差。
后世沿用了这种方法,在宋元时期还出现了更为精确的四级漏壶。
3、古代还有种更简便的计时工具——燃香。
古代有专门用来计时的燃香,称为“更香”,更的原意即时间的刻度。
更香用燃烧速度均匀的木料制成,有的更香上还嵌有金属珠,燃烧到固定时间时金属珠会掉落,用以提醒时间。
第一种:根据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
如:日晷,就是古人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第二种:铜壶地漏,就是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第三种:打更人,就是夜里报时的更夫。
第四种:香篆钟,就是以燃香为原料的计时工具。
古代计时方法有多种,包括日期规划和时间规划。
日期规划是指编制行事历明确日期,时间规划则是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
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六十点法等。
在古代,人们最常用的计时方法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跟随太阳的变化。
此外,还有漏刻、地支计时法、十二时段计时法和更点计时法等。
古代的人看时间是观日月天象,如中午看到太阳照屋门是直线就确定是十二点。
夜晚观星星和月亮,如十七十八,坐着等它,这句话是说十五的夜晚天一黑月亮就出来,到十七十八的时候要等一会月亮才出来,这样就可以推算大约的时间点。
古代人对时间的认知和计算方式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主要依据天文现象和历法来进行。
古代中国的历法主要有夏历、商历、周历、秦历、汉历、唐历、宋历、元历、明历和清历等多种,它们都是以天文现象为基础,例如太阳、月亮、星辰的运行周期等为基础来确定时间单位和计算方法。
古代中国的时间单位主要有日、月、年和纪元等。
日是以一天的时间为基础,月是以一个月圆一个月缺的时间为基础,年是以一年的时间为基础,纪元则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基础,例如汉朝的“建元”、唐朝的“开元”等。
除了天文现象和历法以外,古代中国的时间计算还包括水钟、漏壶、沙漏等计时器具的使用。
这些器具通过水、沙等物质的流动来计算时间,但精度不如天文现象和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