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出自哪个古代书籍?就六下语文课本上的那个?
出处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
”《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
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
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后来用视微末小节。
。
耕读至诚什么意思?
耕读至诚的意思是:利用农耕之余,致力学问的生活方式,比喻勤苦恬淡。
其中耕读的意思是: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学。
例句:一是田产地亩是耕读传家之本,怎能轻易发卖?汪克凡这败家小儿,为了争口气就卖掉田产,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二是这刚一照面,渔樵耕读四大弟子,一死一残,一灯本来已看破了一半红尘,喜欢清静,与世无争,但此时却觉胸中好似烈火燃烧,又似被泥丸堵塞,只欲炸裂。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以耕地、读书作为根本,以勤俭节约作为品德。
所以我们一定要辛勤的劳动、刻苦的学习,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着奋斗精神的优秀人才。
勤俭是立身之本,更孕育艰苦奋斗精神,懂得珍惜,也就更懂得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同样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耕读有什么寓意?
指从事农耕劳作之余又读书学习之意。
清《睢阳尚书袁氏家谱》有“忠厚古朴,耕读传家”,《曾国藩家书》中也有“以耕读为本,乃是长久之计”的表述。
其实中国自古对耕读关系的认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它反映了古代那些以半耕半读为生活方式的知识分子以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边耕作边读书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特有的一种“耕读文化”,倡导了一种以耕读为荣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固化为华夏文明的祖脉与家训!。
耕读的寓意指的半耕半读,耕是种地、干农活、农业等,读指的读书。
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俗的讲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耕读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大贡献,许多古农书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指导中国农业生产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