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米尚可舂怎么理解?
"一斗米尚可舂"是一句古代成语,意为只有一斗米的时候,也还能继续舂米。
这句成语的意义可以从经济、生活或者努力方面理解。
从经济方面理解,它暗示着即使只有非常有限的物质财富,也应该通过勤劳努力来维持和提高生活水平。
即使只有一点点资源,只要努力工作,也能换取基本的生活需求。
从生活方面理解,它告诫人们在面对逆境或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或绝望,而是要坚持努力,积极应对。
就像磨米一样,只要用心和耐心去舂米,就能获得食物,维持生活。
从努力方面理解,它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或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即使遇到挫折或困难,也要勇敢坚持不懈。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目的。
总的来说,"一斗米尚可舂"寓意着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人们都应该坚持努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舂米般的努力,去改善、克服现状,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语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集解汉书音义曰:“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於兄弟而更相逐乎。
”瓒曰:“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舂而共食也,况以天下之广而不能相容。
”……意思是即使天下仅有一尺布,也还可以把它缝制成衣服,大家一起来穿;即使天下仅有一斗谷粟,也还可以做好了大家一起来吃。
舂米是什么意思?
"舂米"是一个古代的农业活动,指的是用石磨或者木杵等工具将稻谷或其他谷物研磨成米粒的过程。
在古代,人们将稻谷放入石磨或者用木杵捣击,通过重复的敲击和磨擦来将稻谷破碎,使得外壳脱落,内部的米粒得以研磨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技巧。
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舂米已经被机械化替代,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舂米是一种传统的加工谷物的方法,通常用于将稻谷砸碎成米粒。
这个过程通常是在一个舂米场或者一个特制的舂米器中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稻谷被放入一个大木盆中,然后用一根长杆子或者一个木锤子来砸打稻谷,使其破裂并分离出米粒。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稻谷都被砸碎成米粒为止。
米碓的读音和意思?
碓的读音是 duì 。
用于姓仍然读作 duì 。
碓 部 首 石 笔 画 13 五 行 土 五 笔 DWYG 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
简单的碓只是一个石臼,用杵捣米。
详细释义 〈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新论》 〈动〉 舂, 捣 。
如:碓米(舂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