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月的天数不一样?
因为月事以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的,所以会不一样。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资料扩展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
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
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月亮历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基本符合。
朔望月的长度是29日12小时44分2.8秒,即29.530587日,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
由于两个朔望月比一大一小两个阴历月约长0.061日(大约88分钟),一年要多出8个多小时,三年要多出26个多小时,即一日多一点。
为了补足这个差距,所以规定每三年中有一年安排7个大月,5个小月。
这样,阴历每三年19个大月17个小月,共1063日,同36个朔望月的1063.1008日,只相差约2小时25分9.1秒了。
阴历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毫无关系。
由于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比回归年短11日或10日多,所以阴历的新年,有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有时是烈日炎炎的盛夏。
今天一些阿拉伯国家用的回历,就是这种纯阴历。
每个月的天数为什么不一样农历每个月的天数为三十天或者是二十九天,没有什么规律,它是根据月亮围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另一方面必须要把月朔定为初一,月望定到月中十五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圈时间为二九天半左右,有时一连两个小月,有时一连两个大月很不规律,甚至还有罕见一连三个月的。
每月的天数不一样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完全的圆形,而是椭圆形,每月的轨道长度不一样,所以每个月的天数也就不一样。
此外,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也会影响一个月的天数,当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更远的时候,地球在一个月内转动的距离就更长,这样一个月的天数就会增加。
在远古时代,人们没有钟表,也不会计时,只能凭借太阳、月亮的运行来记录时间。
为了使时间准确,人们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一个月为30天或31天。
后来,人们又发现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月亮也在绕着地球公转。
这样就使一个月等于23天或29天。
后来又发现月亮的运行轨道不是圆的,而是椭圆形的,因此就把月亮的运行轨道也改成椭圆。
但是这个改变又带来了新问题:地球上的人们观察到的月亮总是有圆缺的现象,而不是正好圆的。
也就是说,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精确的圆形轨道。
因此,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以月亮离地球最近和最远时的日期作为每月的开始和结束。
但是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不均匀的。
因为地球表面是倾斜着向外延伸的,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
因此,地球上看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就不一样,所以每月和每年都不一样。
这样通过平均每年一度的朔望月(阴历朔望月是每月初一至十五)大约一个月29天或30天左右。
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是历法的规定所造成的。
阳历历法是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平年的二月份为28天,闰年的二月份为二十九天,其余的月份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份为31天的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份为30天的小月。
农历年的月份一般设十二个月,闰年多设一个闰月,为十三个月。
农历每个月的天数,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哪个月是大小月不是固定的。
闰年,闰月及大小月天数的设置,是根据交节气的时间点,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时间进行综合平衡测算而设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