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不泥古的意思?
古人说“师古而不泥古”,这句话中“师古”是什么意思?“泥古”又是什么意思?两者是什么关系?“师古”是指以前人为师,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现有的水平;“泥古”是指拘泥于前人的陈规,而不加以变通,死板地照搬,不能活用。
“师古而不泥古”这句话本来是对的,但今人却对其偷换概念,把实际内容歪曲了,或者偷梁换柱,强调“不泥古”,而其“不泥古”的目的是为了不师古,这就如同文革时期批判“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最终目的是为了不读书。
现在很多人视祖先为仇寇,但却不敢说“不师古”,所以,只能借“不泥古”来张目。
古人以五体投地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我们现在说这是一种师道尊严,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如果不能五体投地地敬师,怎么能学到老师的真本领。
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古人,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但必须要有相当深厚的知识积累,能反刍前人的优秀成果,达到这样的水平才具备以批判地态度对待古人的资格,不然,就很难识别精华与糟粕,就会出现把洗脚水与婴儿一起倒掉的情况。
所以,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能抱这样的态度,你五体投地地折服在古人的面前也学不好,更何况对古人持怀疑的态度三心二意地学古人怎么能学得好呢? 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先拿来,然后慢慢地消化,经过长期地锻炼会认识到如何才能去粗存精,你会知道“拿来”的哪些字是“乖时”的,是不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的,你就会择善而从,懂得如何去扬弃。
一定要以“师古”为前提,不师古就根本没资格谈“不泥古”,你从来就没有把古人的东西学到手,却大谈不泥古,你是不具备这样的资格的。
无论你如何搞自己的面目,搞所谓的创新,也必须以前人为基础,你想创新可以,但要想凭空创新,创造出别人都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这等于是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没有学到前人的优秀的成果,而大谈“不泥古”,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把握先学习,后思考的习惯,不要用怀疑的目光去看人,看事,只有成了自己的东西,才能辨别是否取舍。
意思是:学习前人的知识却不被其所约束。
参见《琅华馆帖册》:善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
必置古不言者,不过文其不学耳。
译文: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不会放弃古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会被古人所约束,一定要抬出古人否则就不写文章的人,不过是效仿古人而无真才实学而已。
泥古不化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拼音】: nì gǔ bù huà【解释】: 泥:拘泥,固执。
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出处】: 《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举例造句】: 故对近代军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卖弄《孙子兵法》、泥古不化者可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拼音代码】: ngbh【近义词】: 食古不化、因循守旧【反义词】: 推陈出新、弃旧图新【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守旧【英文】: stick stubbornly to o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