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特点?
蛮夷-现代的蛮夷后人大约在南北朝年间,一部分“磨些夷”南迁至今云南省宾川县境内,建立了越析诏。
“越析,一诏也,亦谓之磨些诏,部落在宾居(今云南省宾川),旧越析州也”。
737年(唐开元二十五年)南诏兼并了越析诏,南迁的这部分磨些人又被迫向北迁回盐源、盐边一带。
“磨些夷”居地“土多牛羊,一家即有羊群”,“男女皆披羊皮”。
说明他们的畜牧业生产比较发达,否则,不可能达到每个家庭都有羊群。
其“俗好饮酒”,酒为粮食酿造,这也说明他们的农业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
居住在各地的“磨些蛮”,因自然环境不同,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差异。
元、明、清时期,有的磨些人“依江负险,酋寨星列,不相统摄”,以林寨为单位,受酋长统领,部落界限仍未打破;有的磨些人“善劲弩骑射,勤俭治生,饮食蔬薄”,过着狩猎为主的生活;有的磨些人“男剃头辫发,妇人戴毡笠,衣与僰人同”。
受到白族较深的影响;有的磨些人。
“近城池,其性淳朴。
男女悉以棉布、麻布为衣,种莜稗以资生,卖枋板以为业”,“其读书入学者,衣冠悉同士子”。
他们受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发展程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尤其在“改土归流”之后,丽江一带的磨些人直接同汉族的交往更加频繁,其经济文化生活已与汉族趋于一致。
此外,磨些人也很擅长手工制造,“能制坚甲利刃”。
他们所造铁剑,锋利无比,“所指无不洞”;所制牦牛尾帽,“非矢镐所能穿”。
以上情况,一直延续至近代。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
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指南方额头有纹饰的族群即是南蛮。
多喜欢吃生菜,色拉和醋。
《书·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战国策·燕策》:“北蛮夷之鄙人。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史记·孝武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汉书·李广苏建传》:“为降虏于蛮夷。
”《汉书·王莽传下》:“更遣复位后大司马护军郭兴、庸部牧李曅击蛮夷若豆等,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唐·韩愈《原道》:“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
”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
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
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
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
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 上一篇:留版词语解释 退新留旧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一世词语解释-一世英名什么意思?